2023-06-27 11:20
中国网
2023年中国经济即将走过“上半程”。随着前期各项政策措施发力显效,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恢复态势,但内生动力还不强,需求仍然不足,市场对宏观政策加码的预期升温。
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波动与前景?下阶段宏观政策发力的方向、节奏、力度应怎样把握?下半年中国经济将怎样表现?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3年中期论坛上,多位经济学家交流了看法。
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
“今年上半年,中国宏观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,特别是消费和服务业增速大幅反弹,逆转了去年四季度的加速下滑态势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表示,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、政策性力量支撑和低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,中国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同程度缓解,呈现出触底反弹的特征。
论坛发布报告认为,经历3年疫情后,中国经济复苏需要3个阶段。一是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阶段,以供给和需求各方面实现恢复性增长为主要特征;二是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,以企业利润、居民就业、财政收入全面改善为主要特征;三是常态化扩展阶段,以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重归潜在增速为主要特征。当前,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。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认为,应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复苏态势的基本面,无论是从一季度还是四五月份的经济数据看,我国经济运行还是处在复苏向好的状态。餐饮、住宿、零售、旅游、文化娱乐等聚集性、流动性消费迅速反弹,实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,服务业的较快增长拉动了生产的增长。经济增长、就业、物价、外汇储备四大宏观指标总体稳定,粮食安全得到保证,能源实现稳价保供,从生产投资看,产业链、供应链保持了稳定和韧性。
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,经济复苏是分阶段的,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,出现一些指标的微调和预期波动是一种常态,对于当下一些指标的回调不宜过度解读,中国经济依然在复苏进程中。
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,中国经济的产出缺口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缩小,就业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,居民收入和企业绩效有望逐步改善,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逐步修复,带动信心和预期的改善。”刘晓光认为,也要看到,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向扩张性增长的转变,中国经济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,需要在改善微观基础、市场预期、运行模式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。
恢复基础尚不稳固
尽管经济呈现恢复态势,专家认为,恢复基础尚不稳固,经济恢复不平衡,尤其是微观层面,生产经营仍面临一定困难。
刘晓光表示,当前宏观经济的回暖向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的传导、向企业绩效状况的传导、向市场信心的传导还存在明显的时滞和阻碍,2023年上半年呈现出典型的“宏观热、微观冷”的特征。
经济恢复不平衡的现象需要高度重视。宁吉喆表示,在消费领域里,住房、家电等大宗消费的恢复滞后于聚集性、接触性、流动性的消费,投资的恢复滞后于消费,民间投资的恢复又不及大项目的恢复,工业的恢复不及服务业。
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0.6%,企业应收账款、企业产成品库存持续增长,企业成本上升。宁吉喆表示,要坚持问题导向,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坚持宏观调控的方向、明确宏观调控的重点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、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,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恢复,促进经济增长回到正常区间。要将解决经济恢复不平衡的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,比如,进一步促进消费特别是恢复大宗消费;对民间投资、民营企业的方针政策要尽快落地;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重要位置。
精准施策推动回升向好
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,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增强发展动能,优化经济结构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、抓紧实施,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,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。
宁吉喆表示,要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,在节奏把握上,出台宏观政策宜早不宜迟。
中国社科院副院长、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提醒,要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来谋划宏观政策的配置格局。宏观政策配置要做成本效益分析,宏观政策成本的天花板和红线是“安全”,不能危及或触发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。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,都要坚持力求精准。
刘元春表示,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与以往的周期性复苏有着本质性差别,如果采用传统的逆周期调整方式,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简单应对,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、内生动力不扎实等问题可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,需要有一个短期和中期兼顾的方法。
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、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,中国经济处在发展阶段转换长周期和疫情影响短周期叠加的状态,需要政策支持,更需要泛在新动能的出现。短期政策可能成本加大、边际效应降低,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,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,获得泛在新动能,保持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